“90后”共產黨員凌丹華,現(xiàn)任豐礦集團天壕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助理。自17歲參加工作起,不管是在技術工人的普通崗位、班長崗位,還是副科長、總經理助理崗位,他始終牢記入黨初心,對黨忠誠、忘我奉獻,一心撲在工作上,成為企業(yè)響當當?shù)墓歉?,先后獲得2019年度江投集團勞動模范稱號,豐礦集團勞動模范、優(yōu)秀共產黨員稱號,2020年不僅獲得了宜春市“五一勞動獎章”,還獲得了江西省勞動模范殊榮。
步入職場—“鉆”字當頭速成長
2007年6月,只有17歲的凌丹華從豐礦技校畢業(yè)分配到豐礦電業(yè)公司,走上電氧焊工崗位。從那時開始,愛動腦筋的他就一心撲在學技術練本領上一本本技術書籍買過來,一個個白天黑夜沉下心,如饑似渴地汲取書本上的營養(yǎng),學到了一套套理論知識。同時,他又潛心跟師傅學實操技術,虛心請教工作中不懂的技術難點,本領在不斷增強,很快成為了一名電氧焊高手。
2011年,電業(yè)公司領導派凌丹華外出進行三年的脫產學習,作為青年人才加以重點培養(yǎng)。凌丹華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,在學校勤學勤思、勤問苦鉆。學成回企后,他努力實踐、自學、求教,反復核對每臺電器設備圖紙、剖析設備結構,掌握原理性能;特別是對企業(yè)新投人運行、更新?lián)Q代的設備,他總是第一時間去摸索、去熟悉;不管白天黑夜,只要碰到電器設備出現(xiàn)故障,他準跟著師傅來到現(xiàn)場,認真看、仔細查、動手做,總是刨根問底,不找到原因絕不罷休。
凌丹華查看圖紙
久而久之,電業(yè)公司上百臺電器設備,各種電器接線圖就深深印刻在凌丹華的腦海里,按照“電路圖”就能很快查找出電器故障,他也成為了電工行業(yè)的佼佼者,并經常獲得豐礦集團電工技術比武的好名次。2015年7月他被車間任命為電工班長,是電業(yè)公司當時最年輕的“90后”班長。
初涉管理—吃苦在前干在先
當上班長后,凌丹華從沒有“翹尾巴”,時時處處以實際行動當好班組“領頭羊”,吃苦在前干在先:只要有搶修任務,哪里最苦、最累,哪里就能見到他的身影。
凌丹華監(jiān)測設備震動溫度
2016年7月的一個周六,電業(yè)公司龍門吊小車房內的配電箱電纜突然短路起火,現(xiàn)場一片狼藉。在家休息的凌丹華接到通知后,第一時間來到現(xiàn)場組織搶修。面對燒成一團亂麻的線路,凌丹華頂著38℃的高溫,整理電纜、查線、做接頭,從早到晚連續(xù)奮戰(zhàn)了近15個小時,最終使配電線路恢復正常,而他全身早已濕透。
隨著本領的提升,凌丹華處理電氣事故又快又準,經常創(chuàng)下20分鐘、10分鐘、5分鐘的搶修紀錄,多次避免了停發(fā)電事故。
2018年12月的一天晚上,正值寒冬,睡夢中的凌丹華被手機的呼叫聲給吵醒,得知3號鍋爐引風機突然跳閘,如不及時外理,將直接影響發(fā)電。凌丹華迅速穿上衣服,騎上摩托車趕到現(xiàn)場。只見他拿起萬用表,對幾個關鍵部位一測量,就迅速判斷是PLC線路板損壞。他立即列出判斷依據(jù)和搶修步驟,在幾名參加搶修的電工還沒有反應過來時,他就將故障處理好了,前后用時僅20分鐘。
他不光狠“鉆”維修業(yè)務,也狠“摳”經濟效益。他所管轄的設備大大小小有上百臺,幾年下來,廢舊的電器設備堆滿了整個房間。看到這些設備以廢鐵價格處理,他很心疼,于是開動腦筋,變廢為寶。僅2019年他修復的電機就有10臺,為公司節(jié)約資金近10萬元;對2.2千瓦的廢舊變頻器進行拆解,將有用部分重新拼湊,修復7臺,價值近萬元....
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我沒有什么訣竅,就是要對自己‘狠’一點?!泵慨敼び褞еw慕的口吻問他怎么這么“厲害”時,凌丹華總是這樣回答。憑著過硬本領,在豐礦集團2019年電工技術大比武中,凌丹華勇奪桂冠。
再上臺階—勇攀高峰結碩果
2020年7月,通過公開音聘,凌丹華來到天壕新能源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,分管機電設備與電氣工作。盡管崗位變了,但不變的是他那顆一心撲在安全生產上的心。
完善設備管理制度、編寫巡回檢查制度、建立設備臺帳、制定設備管理標準,一項項制度在他的參與下得到了完善充實。每周一次的安全技術培訓活動也在他的主抓下開展起來,工人的技術水平在培訓的過程中逐漸得到提升。
凌丹華檢查直流柜運行狀況
每天,凌丹華都深入到安全生產一線,查隱患、排故障。去年8月檢修時,他與工人同進同出,天天盯在現(xiàn)場,早上5點到,晚上7點才收工,保證了冷卻塔2臺220千瓦風機的檢修安全。
今年3月26日上午,凌丹華深入到車間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2號射水泵振動較大,按照規(guī)程,射水泵應在5絲上下泵振動,結果一測量振動在8絲以上。這個振動系數(shù),不僅會造成設備損壞,而且電機保護動作跳停,甚至會影響發(fā)電。正是他的細心,消除了隱患,避免了大事故發(fā)生。
去年11月,豐礦集團在天壕公司成立了“凌丹華創(chuàng)新工作室”。作為工作室的領軍人物,凌丹華的干勁更足了,瞄準更高的目標,大力開展技術革新。
凝結水總閥門調節(jié)頻繁,且建在近7米高的鐵塔上方,工人進行開關操作須攀上盤旋式的樓梯,費時費力,遇上惡劣天氣,還可能會摔跤。為解決這一隱患,凌丹華對設備進行改革,將凝結水總閥門調整至汽輪機主廠房內,安裝了電動執(zhí)行機構并通過DCS在中控室電腦端控制閥門開度,實現(xiàn)了自動化操作。將原本安裝在5米平臺的DDV閥組放置在了8米平臺,與汽輪機聯(lián)合汽門處于同一水平線上,這樣一來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通過泄油以達到快速關閉聯(lián)合汽門的效果,保障汽輪發(fā)電機的安全運行.....一個個革新項目,結出了累累碩果。
凌丹華還有一顆滾燙的愛心,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為同事、獨守老人檢修電器、線路,為困難職工送米送油、維修房屋、修理電器等。在政治學習上,他也一樣不落后,一年寫下學習筆記12篇以上,學習心得2萬多字。他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責任擔當,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,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,得到了全公司員工的認可。